1 號課堂:數位公民的新挑戰 - 假新聞與媒體識讀

1 號課堂:數位公民的新挑戰 - 假新聞與媒體識讀

Podcast 2020 / 03 / 25

1 號課堂:數位公民的新挑戰 - 假新聞與媒體識讀
點我!王琍瑩律師親自獻聲講解!

大家好!我是王琍瑩律師。關於律師,你的想像是什麼呢?很多人都說律師就是天花亂墜又很會狡辯,把黑的說成白的、白說成黑的。但是,也有很多人看完「我們與惡的距離」或其他許多法庭戲之後,會試著理解、或者重新提醒自己,真實世界未必非黑即白,更多或更少的脈絡、相同或不同的思維背景,都可能導致解讀這個單一「事實」的結果「超展開」,得出許多不同面向的劇情。也因此你可以想像,對律師來說,再理直氣壯的原告都有退一步的空間、再無惡不赦的被告都有被理解的餘地。

不只在法庭上,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也是如此,往往你怎麼看就會影響你怎麼說,而你怎麼說就會影響別人怎麼看,也就是心理學講的「框架效應」(Framing Effect),所以我們進到書店才會看到「商業談判教戰守則」或是「婚姻溝通的藝術」這些暢銷書。但是不可否認,雖然很多事情可以藉由談判或溝通取得共識,仍然有一些議題,因為涉及最基本的價值觀,可能很難相互說服不是「同溫層」的對方接受自己的論點。例如:廢死、同婚、高中課綱。所幸,這些議題會透過既定的機制來形成決策,每一個人都被賦予參與機制的機會,最終則都必須尊重並承擔共同決策的結果,這就是民主法治的展現。

過去我們討論「黨政軍退出三台」或是強調「平衡報導」,主要是為了實踐媒體的「第四權」來監督政府、以及解決「資訊不對稱」的問題,希望閱聽人能夠擁有「知的權利」。而今天,一方面隨著台灣民主政治、多元競爭,官媒即黨媒的情況已不復見,另一方面,因為數位內容資訊爆炸使得「過濾資訊」的需求大於「知」的需求,第三方面,則考量到人們還是傾向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,種種因素使得要求媒體「平衡報導」變得隔靴搔癢、不切實際。甚至,由於全台灣 2300 萬人當中,就有 1900 萬人使用 Facebook,其次是 YouTube 和 Line,因此我們受到社群平台內容的影響,可能遠大於廣電媒體的影響。因此,推廣「媒體識讀」(Media Literacy),成為一個新的嘗試,從規範媒體的角度,回歸到閱聽人的判斷和思辨本身,鼓勵公眾在接取訊息的同時自我反思,對方是不是「忠言逆耳」?自己是不是「裝睡的人叫不醒」?更重要的,對於訊息來源的真假和訊息傳播的目的,是不是有較為客觀的檢視?

說到訊息的真假,你知道律師講話最重視定義了,我想把大家口中說的「假新聞」或「假訊息」定義清楚再來討論,否則容易各說各話。可是這個定義的任務相當困難,尤其在數位內容日益普及、而一切又強調數據驅動的今天,更不容易。一般來說,一個「假」的訊息,可能是指「錯誤訊息」(Misinformation),像是「柏油路裂開」這種誤會一場,但嚴重的時候可能還是會依「社會秩序維護法」移送法辦 (如果你覺得「哇,不過是網友手滑,有這麼嚴重嗎?」那就稍微知道一下,社維法的前身是 1943 年制定的「違警罰法」,那時第二次世界大戰都還沒結束,所以其實是早期「警察國家」思維底下的歷史遺跡,所以社維法本身的存廢或進一步修正,外界也是有很多討論)。再說回來,一個「假」的訊息,除了「錯誤訊息」之外,也可能是指刻意捏造的「不實訊息」(Disinformation),例如曾經被公平交易委員會處分的「衛生紙之亂」,你如果還記得,就是 2018 農曆年前後,傳出國際紙價「可能」調漲的消息,然後某個國內量販通路就對外預告衛生紙「確定」全面漲價,引發民眾搶購囤積,被認定是不當的行銷手法,文字稿有提供公平會的處分書連結 ,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。

這兩個例子,都還相對單純,可是當類似的情境,背後具有政治意圖的時候,究竟是無心的「將錯就錯」、或是刻意的「以訛傳訛」,其實很難判斷。專業的「網軍」和熱心的「鄉民」都可能推波助瀾,而當事人本身的澄清與否,也都可能無濟於事、甚至愈描愈黑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難將「假新聞」的討論限縮在「不實訊息」,而不去處理「錯誤訊息」,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媒體偏頗、即便信者恆信,卻仍然有許多政府和民間力量在推動「媒體識讀」。畢竟,我們必須要知道,自己看見的「民意」是不是只是別人的「逢場作戲」,我們也必須要知道,自己是在裝睡,還是真的叫不醒。

除此之外,一直以來我們的課程都在討論「數據的蒐集與分析」如何能夠提升線上交易效率,我們也常常反思「好 AI」如何能夠抗衡「壞 AI」,這樣的理解在今天「假新聞」的議題也同樣適用。藉由網路傳輸、數據分析、以及人工智慧的技術,這些「錯的」、「假的」和「一廂情願的」訊息,傳播的速度與範圍都比實體世界更為嚴重,當類似「衛生紙之亂」的「行銷手法」發生在政治的情境,可以操作的空間和可能帶來的影響,也將遠超出各國普遍運用的「政治宣傳」 (Political Propaganda) 的範疇,因此各界普遍認為「假新聞」已經構成國與國之間現代化「資訊戰」(Information Warfare) 的一部分。

「資訊戰」是一個相當龐雜的議題,包括網路基礎設施的攻擊 (例如 2007 年愛沙尼亞被駭事件、2013 年黑暗首爾事件,分別是遭到俄羅斯和北韓駭客大規模攻擊,官方運作與民間業務都因此停擺)、還有間諜情報的蒐集(例如 2019 年共諜王立強澳洲投誠事件)、以及所謂「鋭實力」(Sharp Power)。「假新聞」在「資訊戰」扮演的角色,主要指的就是「鋭實力」的運作,最著名的案例,莫過於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受到俄羅斯的訊息操作影響,司法部 (Department of Justice) 為此作成長達四百多頁的調查報告 (坊間稱為「The Mueller Report」),原文連結在文字稿當中,你之後可以進一步參考。而關於中國媒體在全球各地的「紅色滲透」,除了近期王立強事件涉及 2018 年台灣九合一選舉的相關報導之外,長久以來外界也有許多書籍與文章論述,文字稿提供一篇《經濟學人》 2017 年文章的連結 、以及無國界記者組織 (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) 2019 年相關研究報告 。其中無國界記者組織的報告特別指出,「鋭實力」一詞的出現,主要是不同於傳統只是包裝本國形象、對他國提供互惠誘因的「軟實力」外交政策,而專門指涉藉由訊息操作來製造他國內部混亂,以達到分化或誤導公眾心理認知的目的,進而影響民主機制的正常運作,例如這份報告引用的其中一個案例,2018 年日本關西機場事件,就是一個非常不幸的例子,當時燕子颱風橫掃日本大阪,關西機場被迫關閉,網路媒體傳出中國大使館協助台灣旅客脱困,引發輿論批評台灣政府不作為,駐大阪外交官為此自殺身亡,事後調查發現中國救援影片經過變造。

相對於專制封閉的極權國家,標榜言論自由、多元開放的民主政體,本質上更容易受到「鋭實力」的攻擊。其中,訊息操作的渠道,從街坊鄰里的小道消息、到跨境內容投遞,從具體文字圖像、到抽象意識形態,不一而足。但是台灣政治環境受到境外勢力介入,主要源自於網路上錯誤、不實、或偏頗訊息的推波助瀾,已經是「國際認證」,瑞典哥德堡大學主持的「V-Dem」計劃在 2019 年的最新調查報告 ,就直指台灣是境外勢力介入最嚴重的前三名,另外兩名是拉脫維亞和美國,聽完今天的課程之後,你可以再參閱文字稿中附上的連結 。

接下來,我們就用你已經很熟悉的數位行銷 (Digital Marketing) 來了解網路上的錯誤、不實、或偏頗訊息的威力。舉例來說,被指控操縱美國總統大選與英國脫歐公投,並且因為涉入 Facebook 隱私權爭議,而廣為人知的 Cambridge Analytica (劍橋分析公司),就是一間專門進行資料探勘和大數據分析的民間企業,在 Netflix 紀錄片「The Great Hack」當中揭露,Cambridge Analytica 標榜自己是「Behavior Change Agency」,就是專注在「改變使用者行為」從而影響選舉結果的機構。你應該還記得,我們之前在聊「好 AI 與壞 AI」的時候,已經一起經歷過「小編的一天」,看過了數位行銷的後台操作,也知道原來「Facebook 就是一間廣告公司」。然後我們開始回想 Facebook 為什麼會知道我們「想買什麼、想看什麼」,也開始警覺,會不會有一天這些數據分析的結果會回過頭來決定我們「該買什麼、該看什麼」,甚至「票投給誰」。就像商業行銷界講究心理學研究一樣,「心戰」(Psychological Operations)、或者白話一點說「洗腦」(Brainwashing),在「資訊戰」的領域同樣關鍵,藉由選擇性資訊的傳播,試圖影響受眾的主觀情感或客觀論理,最終影響其決策與行為。不同的是,在商業行銷上,多一位消費者買單,只是多一些業績,而在政治的情境中,即使只有少數中間選民改變意向,也可能徹底翻轉投票的結果。

「政治行銷」是一種能力,懂得運用新興科技進行數位行銷的政治人物,相對具有優勢,本身無可厚非。劍橋分析事件之所以引發喧然大波,主要是因為數據的取得過程侵犯隱私,而「The Mueller Report」的調查結果之所以舉世譁然,也是因為境外勢力介入並激化了境內族群撕裂。換句話說,「假新聞」的議題必須升高到「資訊戰」的層次,主要原因在於:

  • 第一,境外勢力的訊息操作,往往刻意製造種族、貧富、世代的兩極對立,以及民間對政府的信任瓦解。
  • 第二,網路數位時代,聳動的標題與照片能夠藉由「內容農場」與「假帳號」的操作而加速傳播,防不勝防。
  • 第三,大量「帶風向」的訊息散布,可能形成「假新聞」煽動「真輿論」的後果,消耗並傷害民主社會多元意見的真實表達。

然而「心戰」的強大,就在於不知不覺,也因此有人認為推廣「媒體識讀」是白費工夫。所幸除了推廣「媒體識讀」之外,還有很多人投注很多其他的工夫,像是建構第三方事實查核平台,或是推動「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」草案 (也就是代理人法草案,目前各黨派已經提出八個不同的版本,還需要長時間的協商,但主要都是要求外國人、外資媒體或企業,在進行政治遊說活動的時候要做到資訊揭露),此外,從科技層面切入,例如:藉由線上行為模式分析來拆穿「假帳號」,或是將「去中心化身分驗證機制」(Decentralized Identifier) 應用在內容驗證,又或者透過數據分析鼓勵真實言論並增加曝光等等,作為一個法律人、科技人,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。

但是,歸根究柢,我們也都是一個普通人、一個民主社會的公民,因此「媒體識讀」、以及我們每一堂課程都會討論到的「數據識讀」,仍然是可以常常提醒自己的功課。試著反抗「框架效應」的認知慣性、試著打破「同溫層」的相互取暖,不要陷入思考的怠惰,不要掉進別人設好的陷阱裡。今天的課程先到這裡,我們下次再見!

其他課程單元包括:
00 說在前面:數位科技的前世與今生
01 人工智慧好棒棒還是好怕怕? - 好 AI 與壞 AI
02 聽 AI 在唱歌 - 數位內容與著作權
03 你的網路銀行夠「純」嗎?- 純網銀與開放銀行
04 看不見卻一定用得著 -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
05 孫悟空的 72 個分身 - 數位身分
06 臉書的超級央行夢 - Libra 加密貨幣生態系
07 自由業可以多自由?- 零工經濟與零工科技 (上)
08 斜槓人生適合你嗎? - 零工經濟與零工科技 (下)
10 楚門的世界真人版?- 5G 、智慧城市與數位轉型
11 數據打造出的是神人還是狂人?- 數位經濟與數據壟斷
12 獨角獸的產地 - 數位國家愛沙尼亞 (上)
13 成功故事的背後 - 數位國家愛沙尼亞 (下)